乡愁犹如蚱蜢舟
来源: 长城网  张军瑛
2025-11-06 11:39:11
分享: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认真读完《远乡三部曲》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古人之言果然不虚。

  《远乡三部曲》由《山遥水遥乡梦遥》《花红火红高粱红》《街风巷风花信风》三部组成,故事时间始于20世纪初,终于20世纪末,共计100万字。作者从庄稼百姓视角,以冀南太行山下的大坡地村为背景,全方位展现并隐喻了中国社会百余年的历史巨变和壮阔行程。正所谓:世界再大也是一个村庄,村庄再小也是一个世界。

  王家祖籍徽州。徽人“出门三根绳,万事不求人”,其中的一根绳,是闯荡失败后拿来挂脖子谢苍天的。王氏先祖连谢苍天的绳子也没有,却凭借成功成仁之勇,多谋善变之智,终于兴旺发达。后因时局动荡、官宦荼毒,又几近倾家荡产。绝望之时劫得一大笔浮财,带着秦淮河上的一位小佳丽,逃至太行山下的大坡地村,更名换姓做起了土财主。

  因为那笔浮财,王家前后葬送了四条人命。因为家境殷实,王炳中虽娶了三房俊俏媳妇,有时晚上却无处安歇,更糟糕的是三房妻子先后死于国恨家仇,只有老父亲无意收留的一位疯女佣,与其相伴度余生。新中国到来的前夜,太行山区率先解放,他万般算计之后,主动做了开明乡绅,保全了大部分真金白银。他内心不甘,暗地联合反动组织武装报复,落了个人财两空。他弯腰躬脊、虚汗横流,左摇右摆地扛着耩地的木耧,“呱嗒、呱嗒”的响,像驴骡踏击山路的蹄声。后来的日子,他不仅成了四类分子模范,还成了一位样样能干的庄稼手。若干年后,他把由王家酒坊变来的三队马棚再收回己有,盖起了一座巍峨的大宅院,并且坐上了颠得屁股疼的小轿车。灯枯油尽之时,能吃上一碗庄稼女人浆制的酸黄菜,竟成了他的至终享受!

  边氏先祖凭借揣骨算卦、安坟镇宅的小把戏,让自家的锅灶不缺柴米油盐。但他没算准自身要遭受祸殃,因失口官夫人不守妇道,差点被绿营兵的把总大人打死。后为了保命背回一坨热牛粪,不仅歪打正着养出了防御大人朝思暮想的太行花,还娶了防御大人的千金,边家从此发达。

  饱暖思淫欲的边氏后人,因为招惹了山匪的继女,不仅被敲诈走巨额财富,儿子还被打断一条腿成了边老拐。时光轮回,缘起缘落,边老拐的儿子巧遇上逃匿在外的山匪小妾,爱过一场之后,父子联手加倍夺回了当年的财富,儿子还因此当上了村长。此去经年,尽管村长入狱,但失而复得的那笔财富,随着边家长公子的侨胞归来而及时变现,支撑了边家的好利来集团迅猛崛起。

  边家的长工魏老大,新社会到来之后不仅和老东家边老拐成了连襟,还把他早先用性命换来的半亩“大坡地”开垦成了四亩。边家子孙给他欠下了生产队的债务,直到家庭联产承包之后他也没还清。他一身好苦,一手好农活,却买不起一头毛驴。终于借钱买了一头瘸腿驴之后,边家煤矿的矸石山把他的大坡地也搞得无法耕种了。

  王家的长工林满仓,灾荒年加班加点挣了王家两个玉米面窝头,拿回家去后妻子舍不得啃半口,咽气时仍然手指着窝头,不知想要留给谁。那个窝头,最后留给了一样想上吊死的饥荒老鼠。满仓家至此之后,谁也不许蒸窝头,更不能吃窝头!最早的王家烧锅酒坊,后来的第三生产队的马棚,再后来的王家大院前面,林满仓的孙子替王炳中种菜园,而且为每年还能有个百八十元的长余而喜气满怀。边老拐跳脚喊,林满仓家也真是后继有人!

  老中农周大中,给王家做过账房,十亩坡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他可以小拇指勾着辣椒酱,在石碾街的大槐树下体体面面地呲溜一口拽面,再响响亮亮地打上一个饱嗝。当年不愿意加入合作社,在社长女婿的教育下也成了光荣社员。再后来给大队放羊。因为一个不知是妖是怪的东西天天晚上戏耍羊群里的公羊,以致羊群里的那些母羊,要么不生羊羔,要么生些怪羊羔,见光就养病,见风就拉稀。

  颇有儒士风骨的林先生,从生到死,规整的四方步四四方方,他的三个孙女,花影照人,顾盼生辉,不承望有两个竟和边家扯上了瓜葛。或许周大中到死都没有痴呆,因为他说过,洪太尉洪信,那个贼羔子到了伏魔殿,打开伏魔盒把里边的妖精们放出来了,也才有了这满世界的生灵涂炭。

  武小魁是故事里的一个小配角。年轻时他和王炳中的二房雷月琴同台唱戏,月琴嫁到王家后,他以十斤挂面的价钱把自己卖到了大坡地村。乡邻们说他名叫“魁”,生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和鬼祟缠斗。周大中骂了他几年“才子佳人、牛鬼蛇神”之后,他果真在恶鬼哭、厉鬼笑的墓丘沟上,建成了吃、喝、玩一条龙服务的“百乐汇”。百乐汇的两条看门狗,都吚吚呜呜的和村里的狗不一样。

  品一品《远乡》三部曲,摸一摸故乡的山和水,聊一聊故乡的人和事,嗅一嗅故乡的黄泥土,想一想故乡的今与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至此,如果有一条小船装满了故乡的云烟向你我驶来,怎得不令人“只恐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键词
乡愁,太行山,村民
责任编辑:刘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