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渐起,寒意初临,
秋冬的北方并非只剩萧瑟。
在邢台市柏乡县龙华镇南郝村村南,
藏着一处令人惊艳的竹海秘境
——北方风景竹园。
这里打破“竹子只属江南”的固有印象,
以“南竹北移”让翠意扎根北地,
四时皆有风雅。
作为北方较大的单体竹林,
这里既是风景胜地,
也是竹林苗木科研繁育基地。
620亩的园区里,
300亩为竹子繁殖驯化基地,
引种了金镶玉竹、早园竹、罗汉竹、
紫竹、黄金竹等众多名贵竹种。
金镶玉竹堪称竹中珍品,
嫩黄竹秆上每节生叶处
嵌着碧绿色浅沟,
如金条镶碧玉,
2024年斩获世界林业大会银奖。
黄金竹,
是2007年正式命名的巴山木竹属新种,
为中国特有植物。
颜色鲜艳,黄绿相间,
具有耐寒、抗风等生态特性。
罗汉竹又称佛肚竹、密节竹,
节间短而膨大,形似弥勒佛肚,
又好似叠起的罗汉,故此得名。
紫竹傲雪凌霜,四季常青,
紫色的竹秆与绿色的叶片交互相映,
颇具观赏性。
金丝佛肚竹兼具色彩与形态之美,
金黄秆身缀绿纹,
外加独特的鼓状竹节,
观赏价值突出。
刚竹箨鞘有紫褐色斑点,
叶片披针形且翠绿有光泽,
竹秆坚韧且形态挺拔,
春笋味道鲜美,
是常见的笋用竹种之一。
冰翠竹枝干挺拔,
叶片翠绿鲜亮,株型美观,
兼具优良形态与较强适应性。
相思竹,
秆表面布有黄绿相间的纵向条纹,
叶片翠绿修长,整体姿态清雅秀丽。
因“相思”之名,
它也常被赋予思念的文化寓意。
斑竹,
因“湘妃泪染”的传说闻名,
又称“湘妃竹”,
最独特之处是秆表面布满紫褐色
或暗褐色的长椭圆形斑块与斑点,
形似泪痕,辨识度极高。
经过多年驯化,
园内竹子能耐-27℃低温,
成活率超90%,
实现“当年栽种、当年成活、当年成景”,
尽显北地竹的坚韧。
园内另有320亩绿化苗木区,
元宝枫、五角枫、玉兰海棠等
错落生长,与竹林相映成趣,
勾勒出层次丰盈的生态画卷。
若想在家中留住竹的雅致,
养护亦有窍门。
土壤选择疏松透气的微酸性至中性土,
盆栽可用
腐叶土、园土、河沙按2:2:1混合。
竹子“喜湿怕涝,见干见湿”,
生长期2-3天浇一次水,
休眠期5-7天一次,忌积水。
竹子“喜散射光,忌强光直射”,
佛肚竹等耐晒品种可接受温和全日照。
竹子在北方越冬重点在保根、控干,
还应适当关注修剪整形、
病虫害防治及通风管理。
简单照料,便能让竹的生机常伴身边。
文案:刘 杨 闫苗苗
照片:王光耀 施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