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齐彦红)11月7日,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为“集采扩面提质 共享改革红利”。邢台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国红斌、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科长李津津为大家介绍全市药品医用耗材扩面提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明昊: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邢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为“集采扩面提质 共享改革红利”。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国红斌先生、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科长李津津女士。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全市药品医用耗材扩面提质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由国红斌先生为各位媒体朋友介绍相关情况。
邢台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国红斌: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邢台市医疗保障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同时希望各位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降低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大举措。自2019年7月1日我市跟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开始,到2021年省医保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发《关于印发〈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医保规〔2021〕2号),标志着集采工作自此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我局严格按照省局部署,切实抓好集采各环节工作落实,督导各医疗机构认真落实报量、采购、使用等各环节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确保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工作有序推进。
下面我就药品医用耗材扩面提质内容介绍一下集采工作。
一、三方面着力集采扩面
(一)联盟扩面。在严格执行国家、省组织的药品医用耗材中选结果的同时,还落地实施了三明联盟、京津冀“3+N”联盟、河南等省(区、市)联盟、鲁晋冀豫四省联盟等多个省际联盟组织的集采中选结果,截至目前,已落实国家、省和联盟城市组织的19批749种药品和26批232种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其中:国家集采13批、省单独集采8批、联盟集采24批,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都实现了大幅度下降。
(二)品种扩面。随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集采范围持续扩大,集采品种不断增加,总体呈现“价降、量升、质优”的良好态势。我市落地的集采品种不仅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中成药、低值医用耗材、医保高值医用耗材,甚至非医保高值医用耗材都已经被纳入集中带量采购范围,药品范围已经涵盖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治疗领域,医用耗材涉及心脏介入、骨科创伤、运动医学、口腔种植牙等多个大类的产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三)机构扩面。在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已参加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情况下,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鼓励和引导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这项工作的开展,可让广大群众更加便捷地用上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减少群众药品费用支出。目前,按照省局工作部署,我局正在组织相关机构注册采购平台账号,为集采扩面奠定基础。
二、四方面强化集采提质
(一)集采流程提质。严格要求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流程积极参加集中带量采购,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报送的数据审核把关,力争填报数据科学合理;督促医疗机构选择配送企业,及时签订三方协议;协调解决配送问题,保障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强化集采执行监测,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行为,增强集采效果。
(二)落地执行提质。严格落实集采政策,加强中选产品供应协调保障,督导医疗机构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按照先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后非中选药品、先价格较低药品后价格较高药品的原则进行采购,积极引导患者优先使用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督导按时完成协议量,强化医疗机构作为采购使用主体的履约责任。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三)沟通渠道提质。集采工作中,医疗机构最关心企业供应问题,医药企业最关心医疗机构回款问题。协调解决医疗机构反映的中选产品供应问题,督促配送企业按照采购合同组织药品配送,确保在采购周期内及时满足医疗机构的中选药品采购需求。在全省率先建立集采药品医用耗材周转金直接回款制度,采取与配送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进行回款,破解了配送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货款结算上的难题。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对配送企业和回款单位开展双向评估工作,充分调动了配送企业参与集采工作的积极性,有效促进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和使用工作顺利进行。
(四)监测监管提质。一是利用省集采平台,对辖区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集采情况动态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对省局推送的异常数据及时认真开展核查,确保实事求是、核查准确、处理得当。对日常监测和省局推送数据核查中发现问题突出的医疗机构进行函询、约谈、通报,问题严重的移送相关部门按规定处理。
三、近期集采工作开展情况
9月底,我市落地实施了安徽联盟体外诊断试剂和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2个批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其中,安徽联盟体外诊断试剂遴选5大类体外诊断试剂,即人乳头状瘤病毒、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糖代谢两项检测,平均降幅约53.9%,最大降幅73%;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品种包括血液透析器、透析用留置针等关键耗材,平均降幅55.23%。这些医用耗材中选结果的落地实施较大程度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真正让集采红利惠及更多老百姓。
同时,我们分别落实了省局组织的导尿包等7种带量联动医用耗材、福建联盟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类、浙江联盟乳房旋切针类以及京津冀“3+N”联盟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采购数据填报工作,后续我局将按照省局要求及流程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为持续扩大我市医用耗材集采范围打好根基。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的光荣职责,只有持续扩面,患者才能持续享受改革红利,只有不断提质,集采事业才能不断完善发展。坚持集采提质扩面,以患者为中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明昊:
感谢国红斌先生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有问题的记者朋友举手提问。
问题一:
刚刚发布内容主要讲的是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那么什么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呢?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邢台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国红斌: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由国家、省或省际联盟等组织,明确药品采购数量进行集中采购、以量换价,最终目的是让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好的药品。说简单点,集中采购相当于市面上常见的“团购”,就是将药品用量集合成一个大的采购包后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达到以量换价、有效挤压药品价格虚高水分的目的。
问题二:
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方面,全市医保部门坚持不懈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采产品降价后,普通老百姓享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优惠呢?
邢台市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国红斌:
随着中选品种的不断增加,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重要模式,集采药品的大幅降价,昔日的“天价药”,如今普通老百姓也能负担得起;另一方面,随着参与集采的机构越来越多,广大群众购买使用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越来越方便,改革红利更加触手可及。以急性胃溃疡治疗药物埃索美拉唑注射液为例,中选后价格从65元/支下降到4元/支左右,集采前患者在一个治疗周期需要花费650元,集采后只需40元,可节约药费610元。
问题三: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医用耗材集采方面的相关情况。
邢台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科长李津津:
2021年1月1日,国家组织的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开启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破冰之旅,意味着全面推进带量采购在药品领域和高值医用耗材领域都得到了落实。目前很多医用耗材实现了系统性集采,以心脏内科领域为例,基本实现冠脉介入治疗领域高值医用耗材(包括冠脉支架、冠脉球囊、冠脉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集采的全覆盖,支架术后用药氯吡格雷等也进行了集采,在此领域基本形成闭环,系统性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支架平均价格从万元降至千元左右,中选冠脉扩张球囊均价从上千元降至百元以下,年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6000余万元。随着集采工作的提质扩面,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更多的医用耗材将继续纳入集采范围,广大群众也能更多地享受政策红利。
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明昊:
感谢李津津女士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各位发布人,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