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魏亚慧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魏亚慧)9月6日,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冀胜利,内丘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子安,邢台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辉介绍第三届扁鹊文化节有关情况。全程实录如下:
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左梦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邢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内容为第三届扁鹊文化节。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冀胜利,内丘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子安,邢台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辉,请他们为大家介绍第三届扁鹊文化节相关情况。
下面,由冀胜利先生为各位媒体朋友介绍相关情况。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冀胜利: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根据发布会安排,现就邢台市特色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向大家进行发布推介。
一、邢台特色文旅产业基础良好
邢台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城,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历史上曾涌现出医祖扁鹊,唐朝名相魏征、宋璟,元代科学家刘秉忠、郭守敬等众多杰出人物,发生过祖乙迁都、胡服骑射、巨鹿之战、黄巾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北方婚俗文化发源地、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拥有井邑文化、中医文化、百泉文化、太行山文化、运河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邢白瓷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
邢台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太行泉城。邢台因泉而城、因泉而名,“邢”本意即为井泉之城。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的百泉泉域,包括达活泉泉系、百泉泉系两大泉系,十大泉群,三十六名泉,有“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的历史记载。邢台山川秀美,西部山区植被茂密、风景秀丽,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有A级旅游景区67家,其中4A级16家、3A级49家,拥有邢台大峡谷、天河山、云梦山、前南峪等众多风光如画的山川,旅游业发展极具潜力。
邢台是医道传承、宜居宜游的康养新城。邢台是医祖扁鹊行医圣地、生前封地和逝后安息地。内丘扁鹊庙始建于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扁鹊庙群,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邢台拥有与康养有关的梅花拳、王其和太极拳等国家级非遗2项,灵鹊正骨疗法、邱氏正骨疗法等省级非遗5项,中气针灸疗法、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灵鹊正骨疗法、扁鹊痧疗术、老隆平膏药等市级非遗24项。近年来,邢台市通过整合扁鹊文化、康养旅游、医疗养护、中医药等资源,实施了鹊山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扁鹊助眠客栈、扁鹊药谷等一批康养项目,培育了邢枣仁、富岗食品、扁鹊四季饼等为代表的养生食品,推出了中医陶瓷拔罐、AI面诊机器人、扁鹊刮痧仪等康养用具。
二、泉城特色旅游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旅游强市战略,以塑造推广“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为引领,突出泉城、古城、扁鹊、会展四张牌,全面推进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全市文旅发展焕发了新生机,开创了新局面。一是加快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完善城市旅游体系,谋划七里河带状休闲旅游区、百泉鸳水风景区等景区规划建设,推进东由留码头开街,实施达活泉、语荷田园、郭村建设提升,大力开展邢州古城景区建设,实施彰显古城风貌系列项目,完成府前街提升,推进好南关片区开放运营,不断打造泉城游精品点位。二是聚力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谋划推进文旅行业入统项目56个,总投资75.6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约14.45亿元。重点推进百泉鸳水风景区、沙语石乐园、太行山红色教育、京南后海商业街、扁鹊文化康养旅游区等项目。包装谋划七里河休闲带、襄湖岛湿地等20多个重点招商项目,在省市举办的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高起点引进和打造一批标杆示范重点项目,为加快建设旅游城市注入新动力。三是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围绕“迎国庆、促消费”整合演艺、文创、餐饮、露营等优质资源,指导府前街、好南关、东由留码头、同心岛、元街等业态提升,争创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新文旅金融服务,联合银行机构举办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多维度拓宽文旅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提升文创发展质效。围绕“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目标,举办“创·生活”系列文创开发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太行泉城”特质的文创和旅游商品。持续推进文创进景区、进商圈、进场馆,利用节庆节点举办文创市集,打造文创旗舰店。加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培育力度,争创国家级、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三、邢台特色文旅产业前景广阔
下一步,邢台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按照“创新、为民、开放、务实”总体思路,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旅游强市战略,借势借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古城保护建设运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开元寺景区化发展,明确游览路线、讲解内容,组织讲解培训,完善游客中心、导览设施、讲解系统等景区配置,丰富文创产品、文旅消费、文化服务等商业业态,不断提高景区知名度。二是办好市第六届旅发大会。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太行最绿处,康养来信都”为主题,推介邢台文化资源、旅游产品、精品线路。以邢台大峡谷——前南峪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重点打造太行逸境观光小火车项目、邢台大峡谷景区、云水湾康养旅游度假区、英谈古寨、抗大陈列馆、寨上抗大房东项目、安庄抗大卫生处旧址、抗大文化园等8个重点观摩项目,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三是打造文商旅体建促消费新场景。以扁鹊文化为载体,传承弘扬扁鹊中医药文化,推动扁鹊康养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助眠康养酒店,开发一批特色体验活动,研究开发具有泉城特色的中医药膳、茶饮,推出一批精品助眠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助眠养生、疗养度假、休闲娱乐的需求,打响“国际助眠乡”品牌。四是提升“康养+旅游”融合新模式。以举办第三届扁鹊文化节为契机,宣传好推介好邢台特色文旅康养资源,接待好服务好全国各地贵宾好友,共同传承扁鹊中医优秀文化,携手建设“太行泉城、美丽邢台”!
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左梦玺:
感谢冀胜利先生介绍,下面由崔子安先生为各位媒体朋友介绍相关情况。
内丘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子安: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内丘县委、内丘县人民政府,对大家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内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第三届扁鹊文化节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基本情况
第三届扁鹊文化节定于2024年9月20日至9月22日举办,主会场设在内丘县阿尔卡迪亚酒店,分会场设在内丘县乐水颐品酒店、维也纳助眠酒店、扁鹊助眠客栈。活动的主题是:“助眠之城 静养内丘”。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药膳研究会等主办,中共内丘县委、内丘县人民政府承办。同时,活动得到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共邢台市委、邢台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
二、主要目的
本届扁鹊文化节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好“扁鹊康养牌”工作安排的一次具体行动。活动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弘扬扁鹊中医药文化,推动健康睡眠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建设。
三、活动安排
本届文化节本着“简约、精彩、安全、实效”的原则,在活动安排方面,主要包括药膳品鉴、话剧《医祖扁鹊》演出、医祖扁鹊祭拜典礼、扁鹊大讲堂、扁鹊文化联盟座谈会等活动;同时,还将举办“与食俱进·健康向膳”京津冀药膳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助眠产业招商推介暨特色产品订货会、企业对接洽谈会,睡眠理疗体验活动,助眠产品展销会,康养助眠文旅项目观摩,邢台市首届“泉城扁鹊杯”中医药技能大赛等活动。
四、主要特色
主要呈现在3个方面:
(一)突出协调联动。整个活动立足邢台市打造康养产业战略布局,深入发掘扁鹊中医药特色文化,举全市之力推进第三届扁鹊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对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邢台市第三届扁鹊文化节筹备工作委员会;内丘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县级干部牵头的14个专项小组。市、县两级协调联动,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中医院等市直部门全力支持,有力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二)突出活动主题。“助眠之城、静养内丘”作为本届扁鹊文化节主题,是内丘发展康养助眠产业的深度体现。康养产业作为当前国家和省、市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内丘县聚焦全国各类睡眠障碍人群比例高达38.2%的市场需求,发挥扁鹊中医药文化和道地药材酸枣仁特色优势,以“健康助眠”为发展康养产业切入点,举全县之力打造“助眠之城、静养内丘”。一是夯实助眠发展基础。内丘作为道地药材酸枣仁的原产地,其助眠核心成分斯皮诺素、皂苷A平均含量高出《中国药典》规定含量的80%。立足发挥地方优势,抓好酸枣种植及深加工,我们新建和改造提升了一批酸枣种植基地,全县酸枣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二是研发助眠系列产品。近年来,累计开发了养血安神糖浆、助眠贴以及酸枣汁、酸枣芽茶、酸枣仁膏等140余种健康食品药品。同时,成立酸枣仁研究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紧盯助眠床品、理疗器械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助眠产品研发生产。三是提升助眠服务能力。围绕助眠诊疗和助眠体验,依托县医院、中医院睡眠专科,探索开展助眠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同时,对现有的阿尔卡迪亚、乐水颐品酒店进行5个领域25项健康睡眠场景改造,对11个助眠酒店民宿群项目,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五感一体”角度,为游客提供深度睡眠体验。目前,全县有酒店、精品民宿51家,床位3570余张。未来3年,新建的11家助眠酒店民宿正式运营后,床位将达到5070余张,年接待游客能力将由现在的110万人次提升至360万人次以上。
(三)突出产业带动。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主要实施了6个新建项目(南赛酸枣种植基地、龙门客栈民宿、沙语石乐园、维也纳助眠酒店、鹊山水世界中睿德康康复医疗中心、道地药材产地仓),其中,南赛酸枣种植基地、维也纳助眠酒店、沙语石乐园、龙门客栈民宿、道地药材酸枣仁产地仓项目将在文化节期间接受嘉宾观摩。二是实施“十大工程”。目前,扁鹊文化节“十大工程”(扁鹊中医药文化和助眠文化挖掘、扁鹊山景区打造、酒店民宿群打造、助眠场景打造、助眠产业培育、研学线路推广、酸枣产业基地提升、扁鹊中医普及、扁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功能提升),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待工程完工后,将全面展示内丘新形象。三是加强宣推营销。目前,扁鹊文化节助眠产品展销会正在抓紧布展,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80余家企业的助眠健康产品参展。活动期间,集中开展为期1个月以上的线上线下营销,力争销售额超亿元。
各位记者朋友们,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26万人民,发出盛情邀约,诚邀大家走进助眠之城、静养内丘,亲身感受这场备受社会关注的文化盛会。让我们共同期待,2024年9月20日,我们在内丘不见不散!
谢谢大家!
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左梦玺:
感谢崔子安先生介绍,下面由杨辉先生为各位媒体朋友介绍相关情况。
邢台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辉: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借此机会,我代表邢台市卫健委感谢各有关部门、各位新闻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绍下邢台市康养产业发展和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统筹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康养产业发展
邢台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以扁鹊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为我市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邢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发展,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将打好“扁鹊康养牌”列入文化兴市战略“四张牌”之一;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将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列入加快构建的九大优势产业,成立了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的邢台市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专班,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印发了《邢台市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2024—2026年重点任务清单》,出台了《邢台市支持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完成了邢台市中医医院“三甲”评定工作;依托市中医医院完成扁鹊文化推广中心建设;“泉城扁鹊堂”稳步推进,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通过地方推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打造康养产业新高地和京津冀康养度假目的地。
目前我市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项目共572个。已投用项目387个,2023年营业收入约为225.34亿元。2024年开局良好,在建项目114个,计划投资202.45亿元,已完成投资40.25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2个。扁鹊文化康养度假区项目、助眠酒店民宿群项目、皇寺镇古村落项目等一批在建项目有序推进。2024年共谋划项目71个,计划总投资131.12亿元,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加速落地。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中草药种植全面提升。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形成了以内丘县、信都区为中心的太行山百里酸枣产业带,和以巨鹿县、广宗县为重点的金银花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全国金银花集散中心。中医药产品研发成果明显。发挥重点制药企业品牌效应,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康养食品产业加速隆起。以食品加工产业隆起带建设为契机,今麦郎、今旭、金沙河等龙头企业积极开发特色健康食品,打造健康食品加工基地和高端食品加工基地。重点康养示范基地加速成型。西部山区通过改建闲置传统院落,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扁鹊康养小院”和精品民宿,与高端康养酒店相互补充,为游客提供多元消费选择。康养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我市与京津14家知名医疗机构共建专科联盟,促进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科共建;市内优质医疗资源向康养机构聚集,医保定点、长期护理保险、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等医保支持政策得到落实;在主城区优选20家社区中医医疗机构命名首批“泉城扁鹊堂”,开展特色的中医理疗项目,大幅提高了群众接受中医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度。
未来三年,我市将重点发展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项目,力争在文化兴市战略指引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加快步伐打造成为京津冀康养度假之城。
二、加强传承创新,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近年来,邢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服务体系加速完善。市级层面,今年6月邢台市中医医院顺利晋升“三甲”中医医院。县级层面,全面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两专科一中心”建设,硬件条件、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12家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水平。
二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建成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国家中医重点学科,39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43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74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形成具有邢台特色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成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9家,实施人才共育,开展学科共建,落实制剂共享,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夯实。一是实施“名医来邢”工程。已建成14个国医大师、1个国家名中医、5个省级名中医、9个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累计培养传承人200余名,形成了覆盖老中青三代人的传承队伍。二是实施“扁鹊人才”计划。我市现有全国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8人,省名中医6人,2022年8人入选全省优秀中医人才研修队伍,2023年11人被命名为“全省基层好中医”,今年年初遴选226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技术专长的中医师,纳入市级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师资库。三是实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选拔。今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遴选“邢台市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建立邢台市优才库,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四是扁鹊文化传承弘扬。一是搭建中医药文化宣传平台。以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宣传教育基地为载体,加强中医药文化平台建设,建成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家、省级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4家。二是开展“六进一市”活动。在全市启动了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和中医药健康夜市活动,从日常生活的食、用、游、学等方面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看得见、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的中医药文化市集,让市民朋友们近距离、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宣传。制定《邢台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育苗”“助苗”“强苗”计划,目前我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单位12家,首批选取信都区、内丘县18所中小学校作为试点,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全面铺开。以“弘扬扁鹊文化·从中小学生做起”为主题,把中医药知识、扁鹊文化纳入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中医药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市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预防为主、健康优先的策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服务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位公民。
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左梦玺:
感谢杨辉先生介绍,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各位发布人,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