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齐彦红)6月14日,邢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为“兜牢民生底线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莉女士、市就业促进科科长王锴先生、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主任路素平女士为大家介绍我市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实录如下:
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管理科科长温慧道: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邢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主题为“兜牢民生底线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莉女士、市就业促进科科长王锴先生、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主任路素平女士。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我市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由王莉女士为各位媒体朋友介绍相关情况。
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莉: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及在座的社会各界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邢台市扎实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人社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以赴促发展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就业优先政策落实高效。围绕“稳、扩、兜、提、服”落实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岗位、扩大优质岗位、兜住重点群体、提升职业能力、服务供需对接。发挥就业补助资金稳就业效应,发放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27亿元,直接帮扶重点群体2.27万人次、惠及1600余家企业。发挥失业保险助企纾困效应,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今年已为3.88万家单位减轻失业保险费负担6822万元,惠及58.27万名参保职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开展“贷你创业”助力行动,降低创业担保贷款反担保门槛,优化升级16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全市新发创业担保贷款8458万元,带动就业568人,投放“人社惠农贷”2.46万笔45.62亿元,惠及农村居民2.4万人次,涉农小微企业363家。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促就业效应,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全市已开展补贴性培训1.3万人次。截至5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42%。
二、重点群体就业持续保障。以促进就业为抓手,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指导服务、招聘对接、典型分享、职业培训和困难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六进”校园活动,发布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梳理发布2024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包,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以稳定就业为抓手,推动农民工就业。联合市交通局等7部门开展“春风行动”,会同市公安局等9部门开展“春暖农民工”行动,促进97.7万名农民工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全市已完成创建39个特色劳务品牌,达到了“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带动60余万农民就业增收。以就业帮扶为抓手,推动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与市残联联合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个性化援助,分类实施岗位推送、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援助措施,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截至5月底,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三、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提升。持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充分就业社区”等载体建设,优化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市挂牌零工超市3233个,形成“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密集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依托市县两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不间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百日千万专项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下线上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803场,发布岗位需求21.5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4.36万余人。积极扩大劳务品牌影响力。全市已成功创建8个省级劳务品牌,全省数量第一,创建12个市级劳务品牌。在全国第二届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评选中,“临西轴承工匠”代言人荣获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沙河玻璃工匠”被列为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参与项目。“金银花产业人”入围全国30个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为河北唯一。
下半年,我们将开展稳就业促就业五项行动,全力推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开展产业协同就业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高质量完成6.7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坚持“工业立市”战略,紧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新能源及装备、钢铁、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九大优势产业,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认真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一系列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就业补助资金“直补快办”,帮助3.9万家企业减轻资金压力,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
二、开展人力资源优化提质行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机制,动态调整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力资源供求适配度。发布我市第二批主导产业、县域特色集群企业人才需求目录,依托邢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全市25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实施技能培训提质增效行动,开展补贴性培训3万人次以上,累计建成27个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攻坚行动,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征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4.4万个以上,组织好离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为其提供“1131”就业帮扶(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就业稳定在90万人以上。加强劳务品牌建设,2024全市达到10个省级、20个市级劳务品牌。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万人以上,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优化行动,提升就业工作质效。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每个县打造2至3个示范性基层服务网点,形成“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鼓励人才回邢来邢创业就业,开展“人才星空夜市”、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叫响“相遇太行泉城,职来不问归期”招聘品牌。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优化升级16家创业孵化基地。
五、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共创行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培育15家以上和谐劳动关系样板企业、1个和谐劳动关系样板工业园区和1个和谐劳动关系样板街道(乡镇)。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开展“安薪在邢,码上维权”“安薪在邢、连鼓清零”等根治欠薪专项活动,及时受理解决群众诉求。推广零工超市+零工宝“双零助就业”服务,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职业伤害保障。
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管理科科长温慧道:
感谢王莉女士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有问题的记者朋友举手提问。
问题一:
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促就业的重点群体,社会关注度高。2024年的高校毕业生正在陆续离校,请问,我市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有哪些积极措施?
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王锴: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始终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高度重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多举措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系统梳理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包,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推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直补快办”,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资金1050.13万元、惠及2014名高校毕业生。
二是多元化挖掘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潜力。区县部分事业单位发布招聘岗位359个。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全年计划开发见习岗位5200个。落实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创业担保贷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惠企政策,激发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愿和潜力。
三是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六进校园”活动。推动政策宣传、就业指导、招聘对接、典型分享、职业培训和困难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全市开展进校园招聘活动14场,提供就业岗位3.01万个,向2.1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招聘对接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一是加快政策落地,扩大就业岗位供给。深入落实落细助企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统筹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加快市、县两级事业单位招聘进度。精准做好招聘服务,在全市开展“百日千万专项招聘”,持续推进我市“相遇太行泉城,职来不问归期”“人才星空夜市”“智汇邢·职面未来”三大品牌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对接提供更多服务。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全力开展就业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从去年起,已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今年我们将继续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跟踪服务。人社、教育部门将在7月份进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交接,及时开放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对登记失业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建立实名台账,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加固风险防范措施。组织劳动法律法规进校园宣传活动,及时发布求职提醒、招聘陷阱等提示,增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
问题二:
刚才在发布词中看到咱们市劳务品牌创建成效比较突出,请问邢台市在劳务品牌建设上有哪些创新工作举措?
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主任路素平:
近年来,我们人社部门坚持“建好一个品牌、带动一方致富”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集群众多的特殊优势,创建地域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劳务品牌。截至2023年,共创建省级劳务品牌8个,创建数量全省排名第一。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型劳务品牌。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打造了“巨鹿金银花产业人”和“柏乡汉牡丹传人”等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劳务品牌,带动10万余人就业增收。二是依托市场需求,建设适用型劳务品牌。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聚焦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和家政服务业的迅速兴起,培育打造了以威县、沙河、宁晋为代表的“威县装饰装修工”“沙河惠家大嫂”“宁晋百灵管家”等劳务品牌,与北京、天津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带动就业3.5万余人。三是依托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劳务品牌。依托光伏产业集群和沙河玻璃产业集群,培育打造了“邢襄光伏技工”“沙河玻璃工匠”劳务品牌,带动就业5万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劳务品牌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重点抓好劳务品牌发展壮大和提档升级,强化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和人才交流,加强劳务协作和劳务输出,实现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累计培育打造30个以上省市级劳务品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
邢台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管理科科长温慧道:
感谢路素平女士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各位发布人,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