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通讯员 范素素
时值初冬,寒意渐深。但河北省宁晋县东汪镇天环线缆集团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拉线、绞线、绝缘挤出、成缆、外护套挤出……机器高效运转中,一根根颜色各异、粗细不同的线缆缓缓而出,不久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用于电力传输、电气通信等领域。
“我们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型工厂,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更新和管理革新,对技术、工艺、设备的全方位改造,实现工厂绿色化发展。”天环集团负责人潘明东介绍,随着一系列相关举措的推行,工厂现有生产用热已全部采用天然气加热蒸汽发生器。
窥一斑而见全豹。向“新”突破、向“智”图强、逐绿而行,天环集团正是宁晋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份,宁晋县电线电缆、健康食品、光伏新能源、纺织服装、智能农机、绿色化工六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完成941.05亿元,同比增长9.26%。
“在高质量发展上做足功课、下足力量,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宁晋县委书记王涛说。
亚星电缆集团生产车间。孙亚伟 摄
优质企业添动能,产业集群显优势
海底电缆输电工程是跨海域联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电网国际化、区域电网互联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海底电缆也因其高标准、高门槛、高风险,被称为电缆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受制于复杂的运输和敷设条件,海底电缆对制造的稳定性、一致性和生产装备的工艺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亚星电缆集团相关负责人徐文栓告诉记者,作为全县电线电缆行业的头部企业,亚星电缆一直致力于瞄准市场“热”点,探寻技术“极”点。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宁晋县亚星线缆集团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海底电缆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产500千伏海底电缆1500千米、500千伏光电复合海底电缆800千米。
一个个优质企业的向上突围,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宁晋县中低压及新能源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日,在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式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3数字经济企业TOP500榜单,河北有10家企业入围,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澳科技”)榜上有名。
向“智”图强。晶澳科技加大“智改数转”力度,数据采集、数据集成分析更加高效,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在该企业生产车间,上百台AGV智能运输车有序穿梭运送物料,智能AI检测仪器代替员工的“手和眼”,实现自动识别、反馈、改进。如今,单条生产线节省人工50%以上,生产效率较上一代车间提升了300%,良品率已占据行业第一梯队。
同样的,宁晋县智能农机行业,依托零配件、部件、液压件、农机具、整机、工程机械完整的产业链条体系,以农业机械制造主要聚集地的大陆村镇为重点,鼓励支持农机龙头企业将智能化、数字化融入产品的生产研发中。
瓜皮、瓜瓤直接还田,瓜子干干净净入了仓库……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大陆村镇河北耕耘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籽瓜收获机解决了操作机手的很多难题,诸如通过APP可以直接查阅到收获机的行动轨迹、工作时长、操作亩数,即使机器出了问题,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检测故障,指导农机手解决难题。
优质企业的“数智”赋能,为区域工业经济增添了新动能,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我们通过技术改革,在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助推上下游厂家提质增效,从而带动了整个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徐文栓说。
据了解,2024年宁晋县扎实开展“技改投资龙年倍增行动”,用“真金白银”支持引导企业新上技改项目,谋划储备了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41个,1-9月技改投资预计完成14.89亿元。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惠企利企政策落实,前三季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75亿元、惠及企业53家,落实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8129万元、惠及企业18家。
惠企举措接续出台,“共享制造”添动能
探索“铜集采”、拓展“供应链融资”模式、落实研发加计扣除等政策,是宁晋县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特别是近期,宁晋县又与河北银行达成合作协议,专门向宁晋投放100亿元的“宁晋贷”,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如何有效促使产业企业优化升级?宁晋县积极探索“共享智造”新模式。欧达新能源辐照共享车间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普通线缆产品一般无需辐照,但对光伏线缆等特种线缆来说,辐照是必不可少的加工环节。”公司经理赵合义告诉记者,线缆绝缘层在辐照设备中经高能电子束轰击,能提高材料的稳定性,使其耐高温、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过去宁晋没有辐照加工设备,当地企业要么放弃相关订单,要么把产品运到天津、山东等地进行辐照加工。
为此,当地两家线缆龙头企业联合创建了欧达新能源共享车间,去年8月投产后,已为宁晋县76家企业提供辐照加工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辐照加工电线电缆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宁晋县积极组织会展,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越发明显,呈现出了“乘数效应”。今年4月份,宁晋县大陆村镇举办农业机械展览会,接待各地旅客2000余人次,刺激消费170余万元,现场成交额达5300万元,意向合同成交额达1.6亿元。
而在此后举办的华北(宁晋)国际线缆、线材加工设备及材料展览会,更是吸引了100多名外商和200余家线缆行业设备、材料等知名企业参展,现场累计成交额7.6亿,意向合同成交额15.6亿元,为宁晋县的电线电缆产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引进优质项目,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10月18日,宁晋经济开发区总投资52.55亿元的8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7.82亿元的1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8.88亿元的6个项目顺利投产,涉及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提升等多个领域,项目投资体量大、质量结构优、带动效应强。其中,总投资5.6亿元的绘储科技新型独立储能项目实现了当天签约,当天开工,展现了“宁晋速度”。
“绘储宁晋储能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就地储存多余的清洁能源,在用电高峰期释放,助力电网削峰填谷,降低企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和用电成本。”北京奇点汇能科技董事长张湉说。
狠抓项目建设,宁晋县持续加大内育外引力度,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全力招大引强,落实包联制度,抓好要素保障,主动协调解决问题,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共争列省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111.4亿元,在建项目投资完成率73%;市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128.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21.6%。
栽下凤凰树引得凤凰来。宁晋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正式投入使用的新政务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共28个部门进驻,可办理事项达561项。在政务服务大厅,该县将办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联办或互为前置的事项进行“一揽子”整合,共享申办材料,优化服务流程,打造“套餐式集成服务”,切实让企业群众办一件事“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
“宁晋县将持续聚焦做大总量、内育外引、提质增效,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优环境,深入推进技改投资倍增行动,加强专业‘园中园’和共享工厂、共享园区建设,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制造业大县向制造业强县加速迈进。”宁晋县委书记王涛说。